close
近年少見的票房長紅的超話題台灣電影作品,甚至連平常根本不去電影院看的友人都去電影院看了回來推,所以這部也終於吸引我進了戲院一探究竟。
(話說,上一部讓我覺得感覺不錯的國片「詭絲」也是中日合作…難不成有日本人我就會覺得比較好看嗎?XD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劇情簡介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這是一個關於音樂、夢想、與愛情的故事。
六十多年前,台灣光復,日本人撤離。一名日籍男老師隻身搭上了離開台灣的船隻,也離開了他在台灣的戀人:友子。無法當面說出對友子的感情,因此,他把懷念與愛戀化成字句,寫在一張張的信紙上。
六 十多年後,台灣的樣貌早已完全改變,各個角落的人為生活而努力,幾個活在不同角落的小人物各自懷抱音樂夢想:失意樂團主唱阿嘉、只會彈月琴的老郵差茂伯、 在修車行當黑手的水蛙、唱詩班鋼琴伴奏大大、小米酒製造商馬拉桑、以及交通警察勞馬父子,這幾個不相干的人,竟然要為了度假中心演唱會而組成樂團,並在三 天後表演,這點讓日本來的活動公關友子大為不爽,對這份工作失望透頂,每天頂著臭臉的友子也讓待過樂團的阿嘉更加不高興,整個樂團還沒開始練習就已經分崩 離析……。
老郵差茂伯摔斷了腿,於是將送信大任交阿嘉手上,不過阿嘉每天除了把信堆在自己房裡外,什麼都沒做,他在郵件堆中找到了一個來 自日本,寫著日據時代舊址「恆春郡海角七號番地」的郵包,他好奇打開郵包,發現裡面的信件都是日文寫的,根本看不懂,因此不以為意的他,又將郵包丟到床底 下,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。
演出的日期慢慢接近,這群小人物發現,這可能是他們這輩子唯一可以上台實現他們音樂夢想的時刻,每個人開始著手 練習,問題是阿嘉跟友子之間的火藥味似乎越來越重,也連帶影響樂團的進度。終於,在一場鎮上的婚宴,大家借著酒後吐真言,原來阿嘉跟友子兩人都是孤獨的異 鄉人,解開心結的兩人發現了怒氣下所隱藏的情愫,於是發展出了一夜情。
在阿嘉的房裡,友子看到了日本來的郵包,發現那居然是來自六十年前七封未及寄出的情書,她要阿嘉務必要把郵包送到主人手上,然而,日本歌手要來了、郵包上的地址早就不存在、第二首表演樂曲根本還沒著落、而貝斯手茂伯依然不會彈貝斯……。
而友子,在演唱會結束後,也要隨著歌手返回日本,開始新的生活。
阿嘉終於決定打起精神,重整樂團,他們的音樂夢是否能夠實現?沉睡了六十年的情書是否會安然送到信件的主人「友子」手中?而阿嘉跟友子的戀情,是否能夠繼續發展下去?……
-----------------------劇情簡介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這部作品,說真的,還真的很好笑。
裡面的角色們,無論是主角群們還是配角群們都很有特色,而且非常的貼近現實,無論是毫無禮節的台客、把髒話當語助詞的對話方式、騎車不戴安全帽、食古不化的老年人、鄉下小鎮的偏遠地區的純僕感,都在在的讓人覺得毫不做作,非常的有親切感。中孝介的歌也是超治癒的說~一▽一
而且最奇妙的一點是,其實這些角色們一開始都不是很討喜,甚至有著讓人很討厭的特質在…但看著看著,就會在不知不覺間漸漸的喜歡上他們哩^^
(是因為發現他們可愛和善良的一面的緣故吧。)
但是可惜的是裡面的大部份笑點都是由台語構成,如果聽不懂台語的話就可能會漏掉不少笑點。但是那語氣上的笑點還是可以感受到的。(像我就是一例,聽得懂的台語不多,但仍然笑得很開心)如果放到國外的話不知道外國的觀眾們能感受到多少…
劇情基本上是分成兩個時代的故事,導演讓兩個故事穿插敘述的手法做得挺不錯的。日據時代的感傷,用日文讀出來的FEEL就是不一樣,就是有股悲涼感啊…
而穿插的時間也通常在大爆笑的尾段時,這也有種「讓觀眾休息一下時,更能集中精神聽這段往事」的作用在,這是我很欣賞的一種作法。
這部主打的還是音樂,所以在音樂的部份確實很值得一提,歌曲很動聽,特別是當觀眾一路看著主角群們這群雜牌軍從成立到衝突、再次的練習再練習、最後上台的那些風風雨雨…最後實際聽到LIVE的時候那種感情加成實在是不小呢XD
我台灣的電影看得不多,可能也是有不輸這部的作品,只是沒看到而已,不過這部作品我還是覺得可以給他S
這是部很值得一看的台灣電影,雖然現在已經被媒體炒過頭,變成一個「現象」了…
但仍然是一部好片。
可能的話,進個戲院支持一下。
沒錢的話,等DVD出來租回來看看吧XD
海角七號預告片
(話說,上一部讓我覺得感覺不錯的國片「詭絲」也是中日合作…難不成有日本人我就會覺得比較好看嗎?XD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劇情簡介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這是一個關於音樂、夢想、與愛情的故事。
六十多年前,台灣光復,日本人撤離。一名日籍男老師隻身搭上了離開台灣的船隻,也離開了他在台灣的戀人:友子。無法當面說出對友子的感情,因此,他把懷念與愛戀化成字句,寫在一張張的信紙上。
六 十多年後,台灣的樣貌早已完全改變,各個角落的人為生活而努力,幾個活在不同角落的小人物各自懷抱音樂夢想:失意樂團主唱阿嘉、只會彈月琴的老郵差茂伯、 在修車行當黑手的水蛙、唱詩班鋼琴伴奏大大、小米酒製造商馬拉桑、以及交通警察勞馬父子,這幾個不相干的人,竟然要為了度假中心演唱會而組成樂團,並在三 天後表演,這點讓日本來的活動公關友子大為不爽,對這份工作失望透頂,每天頂著臭臉的友子也讓待過樂團的阿嘉更加不高興,整個樂團還沒開始練習就已經分崩 離析……。
老郵差茂伯摔斷了腿,於是將送信大任交阿嘉手上,不過阿嘉每天除了把信堆在自己房裡外,什麼都沒做,他在郵件堆中找到了一個來 自日本,寫著日據時代舊址「恆春郡海角七號番地」的郵包,他好奇打開郵包,發現裡面的信件都是日文寫的,根本看不懂,因此不以為意的他,又將郵包丟到床底 下,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。
演出的日期慢慢接近,這群小人物發現,這可能是他們這輩子唯一可以上台實現他們音樂夢想的時刻,每個人開始著手 練習,問題是阿嘉跟友子之間的火藥味似乎越來越重,也連帶影響樂團的進度。終於,在一場鎮上的婚宴,大家借著酒後吐真言,原來阿嘉跟友子兩人都是孤獨的異 鄉人,解開心結的兩人發現了怒氣下所隱藏的情愫,於是發展出了一夜情。
在阿嘉的房裡,友子看到了日本來的郵包,發現那居然是來自六十年前七封未及寄出的情書,她要阿嘉務必要把郵包送到主人手上,然而,日本歌手要來了、郵包上的地址早就不存在、第二首表演樂曲根本還沒著落、而貝斯手茂伯依然不會彈貝斯……。
而友子,在演唱會結束後,也要隨著歌手返回日本,開始新的生活。
阿嘉終於決定打起精神,重整樂團,他們的音樂夢是否能夠實現?沉睡了六十年的情書是否會安然送到信件的主人「友子」手中?而阿嘉跟友子的戀情,是否能夠繼續發展下去?……
-----------------------劇情簡介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這部作品,說真的,還真的很好笑。
裡面的角色們,無論是主角群們還是配角群們都很有特色,而且非常的貼近現實,無論是毫無禮節的台客、把髒話當語助詞的對話方式、騎車不戴安全帽、食古不化的老年人、鄉下小鎮的偏遠地區的純僕感,都在在的讓人覺得毫不做作,非常的有親切感。中孝介的歌也是超治癒的說~一▽一
而且最奇妙的一點是,其實這些角色們一開始都不是很討喜,甚至有著讓人很討厭的特質在…但看著看著,就會在不知不覺間漸漸的喜歡上他們哩^^
(是因為發現他們可愛和善良的一面的緣故吧。)
但是可惜的是裡面的大部份笑點都是由台語構成,如果聽不懂台語的話就可能會漏掉不少笑點。但是那語氣上的笑點還是可以感受到的。(像我就是一例,聽得懂的台語不多,但仍然笑得很開心)如果放到國外的話不知道外國的觀眾們能感受到多少…
劇情基本上是分成兩個時代的故事,導演讓兩個故事穿插敘述的手法做得挺不錯的。日據時代的感傷,用日文讀出來的FEEL就是不一樣,就是有股悲涼感啊…
而穿插的時間也通常在大爆笑的尾段時,這也有種「讓觀眾休息一下時,更能集中精神聽這段往事」的作用在,這是我很欣賞的一種作法。
這部主打的還是音樂,所以在音樂的部份確實很值得一提,歌曲很動聽,特別是當觀眾一路看著主角群們這群雜牌軍從成立到衝突、再次的練習再練習、最後上台的那些風風雨雨…最後實際聽到LIVE的時候那種感情加成實在是不小呢XD
我台灣的電影看得不多,可能也是有不輸這部的作品,只是沒看到而已,不過這部作品我還是覺得可以給他S
這是部很值得一看的台灣電影,雖然現在已經被媒體炒過頭,變成一個「現象」了…
但仍然是一部好片。
可能的話,進個戲院支持一下。
沒錢的話,等DVD出來租回來看看吧XD
海角七號預告片
全站熱搜